学内经,话养生 |
曾舰 |
《黄帝内经》又称《内经》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,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,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,在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、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、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“论治”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,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,呈现了自然、生物、心理、社会“整体医学模式”。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、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。 《内经.四气调神大论》主要讲人立于天地间,应四时之气与大自然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,我们要保持健康就要与自然规律相统一。如春属木,应东方,万物滋生,气主升发。人体肝气与之应,肝气望于春,性喜调达舒畅。此时人们要早睡早起,解衣舒体。若春不养身则违逆了春天升发之气而伤害人体肝脏的疏泄功能,导致肝病和消化等疾病的发生。以此类推那么夏天我们要养心气、秋天养肺气、冬天养肾气等。 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”说的是一个“冬病夏治”,“夏病冬治”的问题,其原理大致是利用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对一些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如慢性咳嗽、哮喘,关节冷痛等疾病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以增强机体抗病邪的能力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。 学习这篇关于养身的大论,也让我对未病先防有了大概的认识,如原文所说我们要像圣人那样先是顺应自然,然后防患于未然,同时可以运用“夏病冬治、冬病夏治”让患者能更早的康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