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黄帝内经》体会
发布时间:2023-06-13 浏览:1203 科室: 作者:

《黄帝内经》体会

杨光林

《黄帝内经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著作,至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。在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卓越独尊的学术地位。因为自己对文言文知识的匮乏,对于这一著作的学习仅限于对一些小片段的理解。在跟从王师后,我对<< 黄帝内经>>的了解又进了一步。

对我影响最深的则是素问.阴阳应象大论篇,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…”自然界的一般法则乃是万物生长消亡的纲领,事物之所以能发展变化就是存在于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运动,任何事物的过之与不及,都会造成阴阳的不平衡。对于疾病的产生也是如此,必找疾病发生时阴阳的变化,是阳太过或是阴不足,只有明确了阴阳二气的变化情况,才会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,亦“治病必求于本”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变化,新生和消亡。只有在阴阳二者之间相互调和下,事物才会变得和谐。

在读过《黄帝内经》后,我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综合分析一下,发现自己并未做到《黄帝内经》上所提及的养身之道。我们的作息习惯并未做到“法于阴阳”,未做到日出我起,日落我息,现在的年轻人是晚上熬夜熬到很久才睡,上午很久才起床,长久以往,我们的身体便会出现气虚无力。现在新时代的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行,因此我们并未注重这些,认为这些离我们还很远,等老了再来注意这些也不迟。但在读了《黄帝内经》后,我发现养身不论年龄大小,不论体质好坏,应该从此时此刻开始,从现在开始早睡早起,注意作息时间,做到作息规律。现在新冠二次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了,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,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身体去完成一天的工作或学习。

在素问.四气调神大论篇中,我学习到了保养春生之气、夏长之气、秋收之气、冬藏之气的方法,现在的我们正处于“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的夏季,夏天万物生长,茂盛华美,夏日昼长,我们应该早起锻炼,不要懒惰,要让人精气十足,让体内阳气宣泄于外,与我们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适应。夏季天气炎热,常常遇到暑热兼湿的天气,汗出较多,人们在饮食上就喜食生冷、寒凉的事物,一旦吃的太多就会损伤我们的脾胃。因此在夏季,我们应忌过量的食用生冷、油腻的食物,反之,应食用利湿、降暑、少油的食物。“夏日炎炎正好眠”,指的是夏季天气炎热,暑湿较重,人喜多眠,但此时我们更宜振作精神,劳逸结合。

  在学习《黄帝内经》的过程中,我们学到了阴阳二气的变化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,还学到了不少养生学说及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,这些知识是博大精深的,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,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,值得我们继续发扬,不断完善,使中医养生学及治未病思想得以发挥,为百姓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。也让我们自己养生延年,生活更加健康快乐。


地址: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正舟路南段360号

急救电话:120,023-79252120

门诊部:023-79246331

值班电话:023-79222258

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_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

渝ICP备15010313号-2

渝公网安备50011402500550号

本站所有资料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

联系
电话
预约
挂号

微信扫一扫
返回
顶部